第478章 省城穿刺(2 / 2)

🎁美女直播

“好的,杨主委。”

肖晨光也没多说,简单回应一句,改用持笔式穿刺,针尖毫无征兆的穿进了患者的皮肤内。

富有弹性的手感,从针尖处传来。

一股暗红色血性液,顺着针管开始向外缓缓流淌。

肖晨光看了下眼神,心里很清楚这是静脉血。

一针见血,无比轻松。

他开始有序的往里进导丝,动作熟练、迅捷。

这一幕,让还想多说两句的杨德怀瞬间闭上了嘴。

“小肖做静脉穿刺,眼睛都不带眨一下,过程丝滑,下针果断,真是太强了。”

他心中默念,在静静看着肖晨光操作。

随着导丝进入,如子弹头一般的扩皮器,开始工作。

这个操作,在旁人眼里似乎没太大的技术含量。

只需要将穿刺处的皮肤,扩张到血滤管腔能置入的大小。

但实际上。

里面的讲究很多。

这就像平时常规手术,同样的病种,在不同主刀医生的操作下,刀口长度也不尽相同。

切长了,视野大,方便操作。

但病人的出血量增加,术后痛苦值会成几何倍增加。

因此看似简单的事儿,往往更加考验一个人的技术和经验。

“孩子刚过12岁,就遭遇这样的事情,只要能减少痛苦,就算操作难一点,也无妨。”

肖晨光心里默念,脑海中已经开始计算穿刺过程中的管腔直径。

手控制着扩皮器,一分一厘的向前进。

精准的力道把控,让他整个人如雕塑一般,屹立不动。

就在患儿因为皮肤扩张,即将露出不适表情时,肖晨光的动作停了。

随后抽出扩皮器,将小指粗的血滤管快速置入患儿体内。

“小肖,你这操作也太牛了!”

当管路留置妥当,肖晨光开始固定缝合时,杨德怀忽然发现,这次的深静脉穿刺,竟然一点血都没有外渗。

整个皮肤表面清洁、干燥。

没有被一丝血迹污染。

不止如此。

当肖晨光快速缝合好管路后,杨德怀发现裸露在外的管腔,正与皮肤紧紧贴合在一起。

周围没有遗漏。

甚至杨德怀以为这根埋藏在患儿体内的血滤管,就像本来生长在上面一样。

巧夺天工、操作完美!

“杨主委,血滤管路用肝素泡好了吗,可以上机了。”

面对夸赞,肖晨光淡淡回应。

他一把摘掉手套,扔到旁边的黄色废物桶里。

眼神看向不远处正在运转的血滤机。

“小肖,可以了,血滤机我提前让他们开机运行了,这早就过了半个小时,做起来应该没问题。”

杨德怀提早安排人启动机器,就是为了等这一刻,能及时给患者提供帮助。

至于为什么非要先运行30分钟。

这是电话里肖晨光的要求,对此,不理解血滤原理的杨德怀,只能照做。

与此同时,那边老人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抢救还在继续。

操作台,抢救车上,是散落一地的空安瓶。

无数支盐酸肾上腺素,每隔几分钟推进病人体内,却犹如石沉大海,翻不起一点浪花。

老人的心脏始终处在停跳的状态。

监护仪上墨绿色的直线,伴随着刺耳的报警声,正不停闪烁的红光。

它就像呲着獠牙的野兽,正耀武扬威的看着面前的众人。

“爸,醒醒啊,你时常念叨的立华,过两天就能从外地赶回来,你可不能有事儿,大家还等你一起回家过年。”

家属肝肠寸断的哭声在急诊抢救室响起。

母亲前几年已经离世,如果这次父亲再有个三长两短,这一家子人恐怕就散了。

然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老人的抢救已经过了最佳存活时间。

即便能活,意识也回不来了。

而且根据以前的经验,再抢救下去大概率是没有希望。

就在众人面露遗憾,心里开始打退堂鼓。

此时菅医生还在不停的给老人做着心外按压。

“别放弃!”

“再推一支副肾!”

“查个血气,点半瓶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菅医生嘴里下着抢救医嘱。

豆大的汗珠开始顺着脸颊往下淌,不停的按压消耗了他大量的体力。

肺似乎在灼烧,菅医生大口喘着粗气,这种感觉比跑一次马拉松还要疲惫。

“好。菅医生!”

“明白!”

他的努力感染了众人,大家重振旗鼓,再一次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

“谢谢,谢谢!”

见到这一幕的家属,泪如雨下,不停对着面前的医护人员表达着感谢。

然而长时间的抢救,让他意识到自家父亲的情况并不好。

心里虽然不愿放弃,但理智告诉她,父亲恐怕回不来了。

“有没有心跳?”

菅医生嘶哑的声音响起。

“菅医生…没有。”

只要停下按压,老人监护仪上的心率,瞬间归零。

毫无波动,笔直的线条让众人看不到希望。

“肾上腺素静推……”

菅医生不愿放弃,新一轮的抢救再次开始。

正在抢救的老人,是今晚上菅医生刚接诊的病人。

糖尿病患者。

交谈中,是个素质很高,言语和善的老人。

今晚因为抢救室病人太多太忙,医护人员忙的不可开交,老人见状,并没有过多的麻烦他们,只是在安静的等着检查。

没想到发生了心梗。

愧疚与自责在菅医生心里升起。

如果他能早一点安排上相关检查,或者再多关注一点老人的情况,事情也不至于发展成眼前的样子。

“病人有没有心跳?”

菅医生压着干涩的嗓子,再次询问。

“没……”

医护人员此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们已经尽力了。

有些心梗,一旦发生便不可逆,特别是一些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

“我去跟家属谈。”

菅医生心里叹了口气。

他知道再抢救下去,老人的身体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按压频率和力度。

就在刚刚,他已经感受到老人胸骨的那种塌陷感。

再继续下去,出现尸斑尸僵,衣服都穿不上,这就连最后的体面也没有了。

“抱歉,我们已经尽力了。”

话落,家属撕心裂肺的哭泣声响起。

见到这一幕,菅医生也感觉到一阵无力感。

即便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医院上演,但对菅医生而言,心里还是止不住的难受。

他看了眼悬挂在墙壁上的钟表,言语沉重道。

“xx,73岁,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死亡时间1999年……”

拉心电图,盖布,交给助手处理相关事宜。

菅医生面露沮丧,但这股子情绪很快就被其他患者的呼喊声打断。

又忙完一阵,菅医生突然发现,那个被杨主委亲自接来的患儿,已经在床旁做上了血液净化。

一人高的机器上,四个血泵正快速转动。

手指粗的血滤管连通患者体内,大量带有毒素的血液被抽出,在经过特殊材料制成的滤器后。

毒素排出,新鲜血液重新输回体内。

循环往复。

“这?”

菅医生连忙来到床旁,查看上面的参数设置。

结果被眼前一幕惊的说不出话。

每一项参数,调节的恰到好处。

无论血液流速、治疗时间、脱水量还是每小时前置换的溶液。

一个个实时反馈的数据,证明这台血滤机正发挥着它极佳的作用。

“这是谁调的?运行完美,血滤机没有丝毫警报,各个数值都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菅医生看着血滤机自带屏幕上的数值,一时间竟挪不动脚。

他早期为了中毒学的研究,曾独自前往帝都研究所,专门拜师学艺。

其中血液净化技术,是治疗中毒的关键。

那段时间,菅医生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原理、构造、治疗等多项知识点,掌握齐全。

回来之后,潜心钻研,才逐渐有能力组建团队,开始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患者。

但现在。

面前的一项项数据,让他大为震惊。

这种闻所未闻的治疗方案,超出了他的想象。

“刚刚这些,都是杨主委弄得吗?”

菅医生问了一下正好路过的管床护士。

后者茫然的摇摇头。

因为病号多的缘故,一个护士分管数张床位,刚才正在给旁边打针,因此并没有注意这边发生了什么。

“他们帮忙给东东办理入院了。”

一直守在床旁的患儿爷爷,连忙回答。

就在这时。

杨德怀和肖晨光,拿着住院票和开好的药品,重新进入抢救室。

“杨主委,这些措施,都是您做的?”

菅医生连忙上前,语气显得有些急迫。

他从来没想到,一直分管外科的杨主委,居然连血液净化这样急危重症的治疗手段都会使用。

要不说,省保健专家各个名不虚传。

他的师父是这样。

眼前的杨德怀亦是这样。

然而下一秒。

杨德怀的话,却让菅医生大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