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进入益州已经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了。
自从诸葛亮进入益州之后,益州发生的事情就让很多人都看不懂了。
或者说,从那些老人们先后离开之后,诸葛亮在益州到底有多少威望都快被那些大人物遗忘了。
这一路上,并非是所过之处,叛军立刻放弃手中兵刃,立刻跪拜请罪。
只是不管是叛军还是那些依旧坚持着的益州朝廷兵马,在见到诸葛亮之后都会默契的停下自己的厮杀。
然后簇拥在诸葛亮的身边,将自己的诉求和痛苦告诉面前的诸葛亮,并且让诸葛亮给出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
当然,也的确还有不少人在负隅顽抗,毕竟当年诸葛亮执政益州的时候,益州也不是完全没有过叛乱。
可当初的叛乱,绝大部分都出现在南中。
南中之外,诸葛亮的威望足以压制住一切,让益州的百姓对诸葛亮充满了感恩之情。
所以,即便是有人负隅顽抗,但是面对诸葛亮的时候,他们仍然是无法做出伤害的举动。
甚至就连想要伤害诸葛亮的想法都不会出现。
诸葛亮所说过之处,无论是朝廷兵马还是已经开始作乱的叛军都会默契的分开道路,然后朝着诸葛亮的方向低下自己的头颅。
让诸葛亮平静的从自己的身边通过。
更有甚者,在诸葛亮进入成都的时候,这座还没有沦陷的大汉城池之中,立刻冲出来了无数已经成为了朝廷将领的老人。
他们踩踏着战场上的血污和泥泞,害怕诸葛亮的衣衫沾染了战场上的污泥。
一群人已经成为了大汉将领的老人将更加年迈的丞相举了起来,将诸葛亮扛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就这么将他迎接到了成都之中。
成都中的所有官员胥吏都主动来到了城门口,迎接着诸葛亮的到来。
他们之中有人的确是因为诸葛亮的身份而出现在这里,但更多的人只是因为诸葛亮这个人而已。
在成都诸葛亮停留了很长的时间,用来平复益州的问题。
在诸葛亮的治理之下,以及大量的贪腐官员被拿下,大量的粮草辎重被送入了益州之中。
除去南中之外的益州混乱得到了极大的遏制。
其他地方还有零星的叛乱和一部分依旧在坚持的叛军,诸葛亮也会安排人前去安抚招降。
即便是他们依旧坚持,也不会再对朝廷造成什么太大的损伤了。
最后,诸葛亮才对身边的陶璜说出来了那句话,去南中!
这一刻,陶璜哪怕是已经被诸葛亮震惊了一次次之后,依旧还是对这件事情表示了反对。
“丞相,末将的确是见识到了丞相在益州的威望,对之前的诸多无礼之事深表愧疚。
不过丞相...末将还是听说过的,南中一直是我大汉的问题。
这么多年虽然丞相已经将南中治理的极好了,但是叛乱层出不穷,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消停过...”
“嗯,南中有些叛乱,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老夫知道南中一直都是并不安稳的。”
诸葛亮很淡然的告诉陶璜,这些并不是什么秘密。
甚至,诸葛亮也很清楚南中为什么叛乱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