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些官员在南中下手过于狠厉之外,还有最大的原因,这些年南中虽然归附大汉,但并没有真正的归顺。
其中蛮夷一直隐居在自己的山林之中,就和草原上的胡人一样,虽然也会经常劫掠,但他们过着自己的日子。
他们虽然没有成就什么规模,没有什么礼仪尊卑。
但是也有自己的势力,原本他们生活艰难了一些,但也不需要缴纳税赋也不需要有官员管着他们。
从某种情况下来说,在我等到来之前,他们的日子过的...怡然自乐!
正是老夫来了之后,将他们不断的迁徙出来,不断的让他们成为我大汉的子民。
虽然有了土地,给了他们不少东西,但从此他们也需要守我大汉的礼法规矩,需要缴纳税赋。
从这个方向看,他们若是不出现反叛,那才是有问题呢。”
“.....丞相这些话..”
“这些话你听听就是了!”诸葛亮带着笑容让人推着自己离开。
劝谏是陶璜必须要做的,但是不听陶璜的劝谏,也是诸葛亮的规矩。
他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哪怕陶璜担心,他仍然在众人的簇拥之中来到了南中之地。
在即将进入南中的时候,莫要说诸葛孔明,连同陶璜等人都发现了两者的差距。
相比较于逐渐变得繁华的益州中部,南中这个偏远之地,不仅仅看上去更加的荒凉。
甚至就连道路...都格外的泥泞!
“这道路,恐怕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好好的修缮过了。
看得出来,南中的官员啊...实在是...哎!”
陶璜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将领,他很清楚现在的情况是因为什么。
“南中本身就容易出现问题,就如同丞相所说,想要让南中的蛮夷习惯并且接纳大汉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够做好的事情。
可是他们频繁的叛乱,也会让我大汉的官员逐渐失去耐心。
不管是想着恩威并施,还是因为真的心中有所贪婪。
最终双方在南中都会争夺不断,最后等到时间长了,这里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大。
丞相...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日后南中当真会从我大汉这里学到许多他们不该学会的东西然后....”
“这是难免的事情!”诸葛亮听到了陶璜的话语之后,也是忍不住嗤笑了一声,“若是不这样才是可笑!
不仅仅是南中的蛮夷,这些年我大汉不断吸纳江东的山越,交州的山民还有海外的蛮夷之人。
北方的胡人更不用多说!
他们原本你只是凭借着满腔血勇才可以给大汉制造麻烦,可现在他们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
日后他们的心思自然也会越来越不一样的。”
“既然如此...”
“所以老夫才要来南中!
老夫要亲眼看一看,这件事情到底应该如何解决。”
诸葛亮此时带着莫名的神情看着面前的道路,缓缓吐出来了心中的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