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山名祐丰得早早为但马山名家的将来而考虑。
而另一方面,当足利义辉的御教书送至三河冈崎城后,北条氏康、北条氏政父子二人对待这份御教书的态度是截然不同。
“父亲大人,喜事啊!”北条氏政在拿着足利义辉下达的御教书,笑着一路小跑至本丸的小广间之中,并递给了还在埋头处理政务的北条氏康。
“这能算是喜事?”北条氏康有些不以为然。
“父亲大人,京公方殿可是将叁州、远州两州太守之职让儿臣来担任,这就说明京公方殿还是有倚重北条一族的想法。更重要的一点,京公方殿已然认同了我等使用‘北条’苗字。”北条氏政此时是心情大好。
“那又如何?苗字、役职这些并不能代表什么,徒有其名罢了。”北条氏康摇了摇头。
“可父亲大人,这是当家统治叁州、远州两州之地的大义名分,若无这些,恐怕在地的各方势力将会蠢蠢欲动,不听当家的号令。”北条氏政倒是依旧很重视这些。
“大义名分?那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并不能雪中送炭。别忘了为父参与的河越之战,若是大义名分真的有用,北条一族上下早就被两上杉·坂东公方三家联军屠戮的干干净净了。”北条氏康在看完足利义辉下达的御教书后,就将其扔到了一边去。
“难道父亲大人就真的要让北条家此后成为上杉家的旗下大名吗?!”北条氏政并不能理解北条氏康的想法,他只是不愿让北条家成为上杉家的一枚棋子。
“眼下扶桑全境的局势你还没看清吗?上杉家已压制了东国大部分地区,仅剩下奥州一州之地尚未静谧,与朝鲜的贸易中更是获利无数。你觉得当今还有哪一家大名能够与之争锋?”北条氏康自从长子伊势氏亲掀起的内讧被弹压后,就再也没有了曾经的雄心壮志。他如今只想让北条家得以延续下去,不然也不会如此顺从的被转封国替至三河、西远江两地。
“父亲大人,若是让上杉家进一步壮大的话,恐怕那位上杉散骑常侍殿会······”北条氏政话到嘴边就停住了,他总感觉上杉清定会将足利将军家取而代之。
“只要北条一族继续支持上杉家,最后不但能让家名延续,还能获得知行增加、役职和官位的提升,何乐而不为?当今京公方殿只不过是任人摆布的人偶一般,还有何威名?还有何实权?前任京公方殿义晴公就曾多次被逐出御所,现任京公方殿亦是如此。天命早就不在足利将军家一方了!”北条氏康可是见证了武田家、千叶家、结城家、皆川家等不少东国武家名门家名断绝,更是见证了曾经实力强劲的今川家被上杉家一战击败。
“儿臣明白了······”北条氏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