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复苏(2 / 2)

南陈帝业 擅长装死 1629 字 2个月前
🎁美女直播

“公若必欲舟行海上,无此大木则事不能办也。”

杨坚听罢此话,在心中大略回顾了焉耆的情报。

民不过两万,兵不过两千,取之甚易,只是如今其背靠突厥,自己不便动手。

况且现今楼兰破败,实在无力供养大军。

他麾下算上郭荣南行的千人,一共一千一百人的西征前部,如今正处于后勤完全断绝的状态之中。

他们这一千一百人西来之时,赶了六百只山羊作为军粮,行路八百里,行程十六天,这批山羊被吃得还剩二百只,仅能供他们再吃上八天。

即便是算上兵士们随军携带的粮米,他麾下的凉州兵们亦只剩下了不过十五日的粮草。

是以大军穿过沙漠,进驻楼兰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补充水源,转向南行。

须知道楼兰到伊循尚有八日路程,若是不能在粮草耗尽之前因粮于敌,杨坚和他的大军便要饿死在这片不毛之地当中了。

说起来,从突厥借来的那二千骑卒,他本就没有真正打算在西域使用,尤其是在他切身感受过从玉门关到楼兰的后勤难度之后,便更是如此。

应当说,那万匹绢帛的借兵酬金,不过是他杨坚为了伪装成西突厥的附庸势力,向西突厥室点密可汗纳的一张外交投名状。

在他看来,这份价值四千万的投名状,在成为西突厥南疆包税人这个最终目标面前并不算贵。

每岁自敦煌出关的绢帛大略有三四十万匹,而若能取得南疆诸国的治权,让这一数字翻上一倍也不算难事,而与之对应的,便是每年十万匹的岁入。

这样一笔巨大的收入,已足以让他在西域这片流动着金钱的贫瘠土地之上,做上太多事了。

只是,眼下还是得先解决他身边百余名卫士的吃饭问题。

杨坚在听罢李汉儿的答复后,望着岸畔的芦苇,思索了很久,待得水面一条大鱼跃起,再用那鱼肉落水的声音将他惊醒,他才郑重言道。

“海上行舟之事以后再议,老丈可否教我麾下将士海中捕鱼之法。”

“现今城中余粮甚少,且聊以此法增之。”

闻言,李汉儿只欢欣言道。

“老朽愿为杨公教之!”

————

光大三年五月初六。

北周凉州总管司马郭荣将骑兵千人树突厥旗帜,陷吐谷浑鄯善伊循城。

五月初八。

吐谷浑宁西将军、扞泥城守将闻伊循城陷,又闻敌军树突厥旗帜,以为突厥来攻,甚惊恐,欲弃城西保且末。

五月初九。

郭荣将精骑七百攻扞泥,吐谷浑宁西将军逃遁不及,遂引众二千与之战。

郭荣麾下有小将史万岁,悍勇非常,当临阵,请为先锋击贼,从之,万岁即引十余骑冲贼阵一角,手杀数十人而还。

吐谷浑兵皆披靡,郭荣因与大队俱击之,大败其众,拔扞泥城(今若羌)。

五月十三。

北周主宇文邕下诏毁佛,令境内僧尼皆还俗,寺院田土皆充公,寺中金银铜铁等像,悉皆毁禁。

令行数月,关中骚然,民间多传隋国公杨坚在敦煌造佛像,河西佛法不禁,于是关中笃信佛法之家,往往结伴西行,以避法难。

时北周主威势不著,不欲使民为叛患,令官兵取其财货则罢,竟不禁其西渡,一岁之中,潜度河西之百姓僧尼,竟至四、五万口。

是时,天下佛法大盛,周主令行经岁,竟增户口三十余万,得财物以十亿计。

北周主又改易府兵制度,开屯田,发毁佛所得府库之财,以收士伍之心,比及一岁,关中竟转危为安矣。

初,北周主不欲废道士,至毁佛令下,沙门转投道门者众,北周主遂一并废之,自是,周境兰州以东,僧道皆绝。

五月十七。

北周将郭荣遣二百骑作突厥装束,西击吐谷浑且末城,周军至且末,言突厥已破扞泥、伊循,尽取鄯善故境,西面于阗亦将来击,并示城中吐谷浑宁西将军之首。

且末兵少,见宁西将军之首,皆恐惧,竟降之。

自是,杨坚尽得吐谷浑西域之地,获汉夷民口一万六千,请朝廷置沙州,宇文邕欲以其牵制吐谷浑,从之。

杨坚为阻吐谷浑西寇沙州,置关防于南山之口,使史万岁为防主守之,并令行青海道之商旅,皆北走楼兰,楼兰道以故复兴也。

吐谷浑王都伏俟城距西域两千里,西域之地虽尽陷于周,而其可汗慕容夸吕尤未知之。

五月十九。

征东将军侯安都所遣倭人献捷使者苏我马子,至于建康,帝召公卿百官,升太极殿以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