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新作《投名状》如何?(1 / 2)

🎁美女直播

张有为站在酒店大堂,目光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却已飘向了远方。

刚送别了严诗文,那份未完成的情歌承诺,如同一块轻石,压在他的心头。

张有为已经从杨笠雪那里,要到了严诗文的手机号码。

等写好了,再给她吧。

反正也没说什么时候写给她。

而隔天,杨笠雪也要踏上归途。

她的理由简单却坚决,家里的事务如同紧箍咒,让她不得不先行一步。

张有为本想让杨笠雪和他同一起回去的,也只能无奈作罢。

他这次京都之行,原本计划就挺长的,长城还没爬,故宫还没逛,升旗仪式也还没去。

杨笠雪的笑靥在他脑海中浮现,随之而来的是她那不轻不重的“要求”——两首歌,外加一笔意外的转账。

杨笠雪给他转了十万块钱。

这不仅仅是分贝网的分成,还有上这次晋级的奖励吧...

不过,已经算不清了,又得多写两首歌给杨笠雪参加比赛用。

这两首歌,对他而言,远比撰写数篇稿子来得艰难。

毕竟他也不是很爱听歌,能想到这几首歌就不容易了。

谁没事背歌词啊,不都是唱熟了才知道。

加上杨笠雪这次的转账,手里握着30多万的存款。

在2006年,30多万已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尤其是每月还能从《风声》和《倾心》收获高额稿费,除去税收,仍有近1万的收入进账。

再加上偶尔的杂诗创作和《华夏文学》虽不高但稳定的稿费。

已经可以和文具店的月收入相媲美了。

他们家现在的的生活,可谓是小康有余。

可能也是内心的欲望还是膨胀,张有为发现能改变的事情也变多了。

安于现状的话,人生也就望到了头。

每天写写稿子,收收稿费。

一个月也有1万多,倒是安逸。

可这心气没了,生活就会像死水一样。

手中的蟹黄拌面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张有为夹起一筷子,大口品尝。

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即便是接近尾声,也依旧保持着它应有的水准。

张有为三两口便将面条送入口中,心中却不禁感慨,这样的日子,终究只是短暂的奢侈。

家里的饭菜虽不缺肉,但哪里能与这里的精致相提并论?

那就继续奋斗,让家人也越过越好。

时间悄然滑过,吃的也差不多了。

张有为抹了抹嘴角,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行程。

来京都已三日,他深知《倾心》杂志那边定是焦急等待着他的消息。于是,他招手拦下一辆出租车,直奔《倾心》杂志的办公楼而去。

车停稳,张有为推门而出,步入那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大楼。

前台,那个总是带着甜美笑容的小姑娘映入眼帘。

“你好,还要登记吗?”张有为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熟稔,几分轻松。

“嗯,要的。”前台小姑娘不慌不忙,整理着手中的资料说道。

小姑娘闻言,突然抬头,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喜。

“啊,是坐井观天老师!”她的声音里夹杂着难以置信的兴奋。

张有为微微一笑,伸出手,“拿笔给我,我要签个到。”

他接过前台递来的笔,笑道:“你们刘总编在吧?”

前台小姑娘脸颊微红,又忍不住问:“刘总编在办公室,需要我帮你通知一下吗?”

张有为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不用了,我自己过去就好。谢谢!”

说完,张有为迈开步伐,穿过前台,向刘总编的办公室走去。

“坐井观天刚刚和我说谢谢,耶!”前台小姑娘有些欣喜的小声说道。

《倾心》杂志的办公室内,灯光柔和,氛围宁静。

编辑们或低头沉思,或敲击键盘,都在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

张有为轻轻敲响了胡伟峰办公室的门,声音在静谧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

“请进。”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推开门,当胡伟峰看到站在门口的张有为时,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他快步上前,热情地握住张有为的手,“张作,来我们公司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害得我都没能好好准备迎接你。”

张有为哈哈一笑,“哈哈,这不是咱们已经熟悉了嘛,我知道路,自己找来就行了。”

“张作没去逛逛京都的风景吗?”胡伟峰关切地问道。

他知道,张有为这次来京都,除了交流,应该也想好好领略一下这座古都的魅力。

张有为摇了摇头,笑道:“这次来主要是给你们送稿件的,我可没闲着,在酒店里给你们精修好了新作。”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U盘,轻轻地放在桌上。

胡伟峰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拿起U盘。

然后抬头看向张有为,“张作辛苦了,这么远跑过来,还给我们带来了新作。

不过我这办公室有点小,咱们还是去刘总编那吧,他看了你的新作一定会很高兴的。”

张有为点了点头,跟着胡伟峰来到了刘楚雄的办公室。

当刘楚雄看到张有为和胡伟峰一起走进来时,他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热情地招呼让他们坐下。

胡伟峰将U盘递给了刘楚雄,介绍了其中装有张有为的新作。

刘楚雄那是开心不已。

下个月的杂志,就有好的作品。

延续这夸张的销售量就不说了。

要是能稳定住销售量和《风声》这样,就算是打赢这场战斗了。

刘楚雄接过U盘,插入电脑,双击打开了名为《投名状》的文件。

随着屏幕的滚动,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凝重而专注。

他一字一句地阅读着,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将他深深吸引。

刘楚雄那刚刚泡好的茶水喝了又喝,直到茶水都失去了味道。

读完之后,刘楚雄抬头看向张有为,眼中满是赞赏与惊喜。

“张作,你这篇《投名状》真是太棒了!”他的话语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激动,“无论是那错综复杂的情节设计,还是鲜活立体的人物塑造,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你的文笔,就像经过岁月磨砺的宝剑,越来越成熟,情感表达也更加细腻入微。这篇稿子,无疑是我们《倾心》杂志的又一力作,定会在文坛上掀起一番波澜!”

胡伟峰坐在一旁,虽然还未亲自阅读《投名状》,但见刘楚雄给出了如此高的评价,心中不禁也涌起一股期待。

他好奇地看向张有为,眼神中充满了询问。

张有为微笑着看向刘楚雄,知道刘楚雄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认可,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鼓励。

“谢谢你的肯定,刘总编。我会继续努力的,争取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见两人交谈得如此投机,胡伟峰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开口说道。

“张作,让我也看看这篇《投名状》?刘总编都给出了这么高的评价,我实在是迫不及待想要一睹为快了。”

刘楚雄笑着点了点头,起身走到了沙发旁。

“去看吧。”

刘楚雄把位置让给了胡伟峰。

胡伟峰立马笑着起身:“感谢总编。”

胡伟峰立马来到了刘楚雄的位置上,开始研读《投名状》。

随着屏幕的滚动,他的眼神逐渐变得专注而深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办公室内只剩下胡伟峰偶尔滚动鼠标的声音。

刘楚雄和张有为都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反应。

终于,胡伟峰看完了全文,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张作,你这篇《投名状》真是太精彩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赞叹,“情节紧凑,悬念迭起,让人欲罢不能。而且,你对人物的刻画简直入木三分,每一个角色都仿佛有血有肉,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这篇稿子,绝对有资格成为我们《倾心》杂志的封面文章!”

听到胡伟峰的评价,张有为心中更加踏实了。

看来选择《投名状》是选对了,这稿子估计又能大火。

不过话不能说太早,还是要等市场检验。

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两位编辑的认可,这是对他最大的鼓舞。

等胡伟峰泡好茶,坐回了沙发。

张有为也端起茶杯,喝了口,依然如此的苦涩...

他看向刘楚雄和胡伟峰,微笑着说道:“谢谢你们的肯定和支持。这篇《投名状》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希望它能够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刘楚雄点了点头,赞同地说道。

“张作,你的作品总是有一种特别的氛围,能够让人沉浸其中。这篇《投名状》也不例外,真是人心难测啊。”

刘楚雄接着话锋一转,开始讨论起《投名状》。

“我们总抱怨人心险恶,竟然那么多变而残忍。

张作的《投名状》中庞青云杀害了赵二虎,赵二虎死前竟还念念不忘庞的安危。

是庞青云变了?其实只是赵二虎,姜午阳等人一直不懂而已。

庞青云从死人堆里爬出,口中念念兄弟们都死光了,似乎悲怆到了极点。

但试想,什么样的人会在战场上看到兄弟们一个个的死去,自己却选择了装死而活了下来。

那一千六百个弟兄,其实也只是庞青云实现心中野心的工具而已。

他是一个为了野心而活着的人,弟兄们死了,他的野心无法实现了,他也好似死掉一般。

后来劫军粮时连连救下姜午阳和赵二虎,他只是在赌,他一直在山上面观战,只是当看到姜午阳赵二虎眼见都要遇险时,他想通了,此二人是他的一个机会,没有他们,他都没有饭吃,他们是可以作为像那一千六百个弟兄一样的“兄弟”,是他未来的工具。

他喜欢莲生,却发现她是赵二虎的女人,为了自己的野心,他忍住了,当自己野心已经不需要赵二虎的时候,他终于爆发了。

舒城一战,庞奋勇杀敌,也是在赌,赌一个机会,他只是一个好似死掉的人,一个有野心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野心是莫大的痛苦和悲哀。

他拿了自己的命去赌,赌赢了,便离他想要的世界多近了一步,赌输了,只当是自己又死了一回。

之后的无数次战役,他无不是在赌,不惜赌本的下注,他只当自己是个死人而已。

甚至到了面圣的一步,他也在赌,不是每个人都有胆量提出自己的请求,免税三年,殿里的朝廷大员都在发抖,他自己何尝不是胆颤心惊。

不过因为兄弟们的血,敌人的血,老百姓的血和他自己的搏命,他都赌赢了,突然发现他的野心并不是那么的黑暗,在他在任命仪式上走向自己梦寐以求的位置的时候,我想他终于觉得自己的野心实现了,在付出了这许多他认为值得付出的代价之后,他终于觉得自己可以做自己一直想要达成的事情了。

我觉得他是真的一心为一方穷人的安宁,想做到一些事情,只是其他人并不懂他而已,而他也没有弄懂别人。

他以为的朝廷是他今后的“兄弟”,只是,他不懂朝廷,更不懂那些官员们。

赵二虎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条汉子,他只看中一个义字。

不为利,不为己,他只为一个义。

庞青云救了他的命,结拜了兄弟,就永远是他的大哥。

魁字营小头目打了他两鞭子,杀了村子里的老人,时过多年,他硬是打了回来。

对何魁离间的企图时发出的怪异的笑声,在自己中箭身亡之时对自己无法“救下大哥”的愧疚,无不表现了赵赵二虎的忠肝义胆。

只可惜,他只知道兄弟情分,其他的一概不知。

他舍命救出了童年的青梅竹马,却不知这个女人已经不是莲生了,她学了琴棋书画,心变了,她要做大户人家的小妾了,却被抢回来做回了穷人,还是土匪的女人,赵二虎以为是救了她,其实他已经不懂了。

为义生,为义死,被义蒙住了眼睛。

赵二虎之悲,恰恰让人凄凉,天大地大,没有兄弟情大,只是他不懂,这猜不透的人心,他真的不懂而已。

姜姜午阳没有什么思想,也没有什么文化,却是个信理的人。

他是彻头彻底信理的人,这道理有他自己悟的,也有别人讲给他听的,只要是这道理在他那里说的通,觉得对,那便是理,他信这个。

擒贼先擒王这个理,他学的最快,记的最清,用的最好、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是,大哥是对的,他下令放箭屠城,他阻止赵二虎回家,因为他相信大哥是对的,他自己想过了,也认为是对的,他认了这个理。

她发现,大哥和二嫂的事情,他也认了一个理,这是不对的,只是还没想通,就发现赵二虎被大哥杀死了。

于是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有理的出口,反乱兄弟者,必杀之。

整篇文章到最后,刺杀庞清云,反害兄弟者,必杀之。

姜姜午阳认理,他的心里只有对的错的,其他的没有。

他也简单,也复杂。

简单的是,他认为是对的,他做起来毫不含糊,认为庞青云的战术是对的,他第一个站起来冲锋陷阵。

复杂的是,其实太多的时候,他真的弄不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最后的文字里他的痛苦,完全来自于是非的纠缠,原来认为是对的,结果却是错误的,这对一个认理的人,太残酷了。

莲生,剧中唯一有名有姓的女性角色,却成为了风口浪尖。

她觉得赵二虎是个好人,但是庞青云却更懂他的心思。

她觉得自己是个大家闺秀了,只是终究发现自己永远逃离不了“匪窝”。

她被认为是兄弟二人反目的原因,但是她自己却真的只想好好的活下去,过好日子。

但是什么是好日子,她还没有弄懂,红帐子其实并不是她的好日子。

如果说其他三人的悲哀仅仅是不懂别人,莲生之悲哀是她不但不懂别人,甚至也没弄懂自己。

这短篇其实蛮压抑,每个人都坚持着自己的坚持,却都纠缠了太多的不懂。

他们都曾经认为这世界是那么的简单,庞以为只要有了朝廷的认可和地位便可以造福一方,为了这一目的可以不惜一切。

赵二虎以为只要有了兄弟的情谊,就不再有天不再有地。

姜午阳以为只要是对的事情,做了就是对的,就是理。

不过,庞青云没有弄懂这个世界,赵二虎没有明白这个世界,姜午阳也无法判断这个世界。

庞青云最依仗的朝廷害死了他,赵二虎最信仰的结义兄弟害了他,姜午阳还在做着他认为对的事情,只是永远也理不顺这千丝万缕。”

“啪!啪!啪!”

清脆的掌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刘楚雄话音刚落,张有为便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脸上洋溢着对刘楚雄细致入微分析的赞赏。

分析的确实很到位,每个人物的都说的如此细微,却是看的很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