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遥远的救世主》后续故事探讨(上)(2 / 2)

🎁美女直播

他说句话倒是简单,可真正事情的承担者是韩楚风。

在后面韩楚风的话语,就可见到这两人的境界就有差别了。

韩楚风用到“恕”字。

这是句玩笑话,但他却没有意识到,这句玩笑话的前提条件是有罪,这样才会恕你无罪。

如果没有罪又谈何“恕”呢?

丁元英淡淡一笑,则说明他那个对世俗文化,那种居高临下的包容是渗透在骨子里的,这一笑就是包容。

但他和韩楚风是朋友,所以才会说后面那句话。

当然从另一面,也反映出丁元英这个人实事求,是到连玩笑都不开一句,又或者说丁元英开的玩笑也都是“实事求是”层面的玩笑。

韩楚风后面那句话,道出了丁最近几年的变化,理解是开了“天眼”之后的一个变化。

像是开悟,从而“悟道”一般的境界。

这是一个过程。

开悟之后,看什么都不对,因为不习惯他会去说。

但他发现他说了别人也难以理解,后来就变的渐渐习惯和接受其他不开悟者的言语或者行为。

他也变得沉默起来。

所以丁元英前面会说自己不希望被别人看起来像个精神病人,其实和这里是有呼应关系的。】

秦慧雯没有打断张有为,知道张有为还没讲完,她也是认真研读过张有为写的故事,这样听张有为解析,倒是蛮有趣的。

张有为继续说着他《遥远的救世主》里面的内容。

【吃了几口菜压酒,韩楚风接着说:“这第二桩,还得说那事。正天的情况我跟你没少念叨,争与不争,你不说话就已经表态了,我就想知道你这个‘不争’的所以然。你不说,倒是真有罪了。”

丁元英说:“这事退后一步,让条道儿请两个副总裁先过去,可能胜算要多一些,但不是没有失算的可能。只是事关重大,我担不起这个闪失。”

韩楚风淡然一笑说:“我尚没拿起,谈何放下?”

丁元英自己端起酒喝了一杯,说:“你办事老总裁放心,但董事局不一定放心。董事局关心的不是老总裁的遗嘱,而是利润。同时,这里还有一个资历问题,对你也是一个潜在的障碍。退一步,让两个副总裁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让他们去内耗,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企业必然会蒙受损失,此消彼长,有个比较。当董事局看清楚谁是争权的、谁是干事的,自然就众望所归了,你才有可能树立真正的权威。否则,你一登上拳台就会促使他们先结成联盟,你很可能是第一个牺牲品。”

韩楚风问:“他们要是不内耗呢?”

丁元英说:“这是文化属性,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理解丁元英的还是韩楚风,丁元英不表态意思就是不争。

丁元英也详细论述了他的观点,并提到文化属性这个词。

其实从上面这段话中能体会到,到底丁元英口中的文化是什么属性?

说到底就是没有开天眼的属性,就是没有开悟的属性,有着分别心、被自我幻想所蒙蔽的没觉悟者。

如果两位副总裁觉悟天道了,那么他的文化属性就变了,就不会去争,而是让适合的人干适合的事情。

所以文化属性决定了命运,文化属性就是命运的前置条件,注定了不同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写的这本小说中,所有的人物都由自身的文化属性决定了自身的命运。

而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一样。

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首先改变自己的文化属性,当然最终目标是要觉悟天道。

天道是什么?

天道就是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秦慧雯听完张有为的阐述,眉头微微蹙起,眼中闪过一丝困惑。

张有为的话中夹杂着“天道”这样玄而又玄的词汇,让她感觉这个年轻人似乎有些不靠谱,说的话稀奇古怪,难以理解。

她心中暗自嘀咕,难道自己真的像张有为所说的那样,是未“开悟”的人吗?

为什么她听不懂这些看似高深莫测的话语呢?

她感觉自己仿佛被一层迷雾所笼罩,无法窥见真相。

“等等,我这听的有些迷糊。”

秦慧雯打断了张有为的话,拿起桌上那本已经翻阅过的杂志,重新研读起来。

这是出刊了连载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的《华夏文学》杂志。

她试图从张有为的文字中寻找线索,理解他所说的“天道”和“开悟”究竟是何意。

张有为看着秦慧雯研读的样子,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他没有阻止秦慧雯的行动,反而觉得这样的场景颇有趣味。

张有为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讲了老半天都没有口茶水,他决定自己出去找点喝的。

说完,他便走出了会议室,留下秦慧雯一人在那里研读。

张有为在走廊上漫步,心中暗自思量,这个《华夏文学》虽然办公环境简陋,但秦慧雯作为总编,却有着一股子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

这让他对这里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

不过,说到服务,张有为还是忍不住摇了摇头。

比起之前合作过的《倾心》杂志社,这里确实差了许多。

至少,在《倾心》那边,他讲这么久的话,早有人给他端上茶水了。

想到这里,张有为不禁有些感慨。

收回刚刚恭维的话,还是刘楚雄和胡伟峰会来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