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这座繁华而喧嚣的城市中,《倾心》杂志社如同一方静谧的港湾,藏匿于林立的高楼之间。
胡伟峰,此刻正被如山的稿件包围,他的目光在屏幕上跳跃,一行行文字仿佛化作音符,奏响着不同的人生乐章。
突然,电脑屏幕的一角闪烁起来,张有为的名字跃入眼帘。
胡伟峰心中一动,以为是这位年轻才子的新作到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点开张有为的聊天框。
【张有为:胡主编,这是我一个同学的稿件,你看看,能给到千字多少?】
胡伟峰微微一愣,他还以为是张有为又发来了自己的新作,没想到却是他同学的稿子。
他笑着摇了摇头,回复道。
【胡伟峰:那我看看。】
然而,当他打开邮件,是张有为同学的稿件——《伟大母亲》。
胡伟峰微微一愣,随即释然一笑。
他明白,张有为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同学争取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他带着一丝好奇,点开了附件。
随着阅读的深入,胡伟峰的表情逐渐变得柔和。
故事虽然简单,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山村母亲的伟大与坚韧。
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却在作者的笔下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特别是故事结尾处,那一段倾述。
【她像大地一样包容,痛苦的、快乐的、苦涩的、雀跃的。
她用自己来维护一个家的完整。
她是上官鲁氏、是孩他娘是乌尔苏拉、是妈妈、是姨姨、是婶婶、是千千万万平凡隐忍的伟大母亲。】
读完之后,胡伟峰深吸了一口气,
从故事中抽离出来,他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胡伟峰:张作,故事还行,我可以给过稿。】
张有为很快回复了消息,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张有为:胡主编,稿费呢?怎么算?】
胡伟峰考虑了一下,他深知张有为的才华与潜力,也明白这次是他为同学争取机会。
为了讨好张有为,他决定破例提高稿费标准。
【胡伟峰:既然是张作推荐的话,我可以给到千字100。】
张有为心中一喜,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淡淡地回复。
【张有为:我之后把她的银行卡给到你。】
胡伟峰又问道。
【胡伟峰:这作者的笔名是什么?。】
【有为:我回去问下,再回复你。】
此时,军训已经进行了10天。
张有为和同学们每天都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打军体拳也打了整整5天。
他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但眼神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晚上,大家换好了便装,坐在操场上拉练唱歌。
歌声此起彼伏,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
中间休息的间隙,张有为瞅准时机,轻轻拍了拍赵梦瑶的肩膀,示意她跟随自己到一旁。
两人寻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张有为的神情变得严肃而认真。
“赵梦瑶,关于你的创作,我有个建议想和你商量。”张有为的声音温和而低沉,试图让氛围轻松一些,“你有没有考虑过使用一个笔名?这样或许能更好地保护你的隐私。”
赵梦瑶闻言,秀眉微蹙,显然对这个问题有些意外。
“我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直接用真名不可以吗?”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
张有为轻轻摇头,语气中充满了关切:“选择一个笔名会更安全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对你只有好处。就像我,虽然在写书,但除了极少数人,几乎没人知道我的真实身份。这样做,既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能让我们更专注于创作本身。要不是为了帮你,你都不知道我在写书。”
赵梦瑶陷入了沉思,她回想起那句古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的确,在还未强大到足以应对一切风雨之前,保持低调不失为一种智慧。她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你说得对,我应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赵梦瑶的声音坚定而清晰,“不过,选什么样的笔名好呢?”
张有为微微一笑,仿佛早已胸有成竹:“笔名嘛,最好既能体现你的个性,又不易被人联想到你的真实身份。你可以想想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词汇,或者某个特别的纪念日,甚至是你的一个梦想,都能成为笔名的灵感来源。”
赵梦瑶她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而张有为则是想到了文学圈的一些事情,包括当年韩寒因《三重门》一夜成名后所遭遇的种种风波。
韩寒的例子告诉我们,虽然才华出众能带来荣耀,但也会引来不必要的争议和质疑。
还没有成长到可以驾驭这件事情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暴露。
当年的韩寒,就是在高中写出了《三重门》,被多家媒体争相采访。
很多主持人和嘉宾都是当众面黑韩寒的,要不是韩寒自己机灵,不知道会被骂的有多惨。
不过当年也有代笔门的事件,还是闹的沸沸扬扬。
张有为其实也不想被网络炮轰,刘楚雄和柳尧道对他的帮助还是蛮大的。
没有他们的帮助,可能他已经在舆论漩涡的中了。
年少成名,没有足够的能力是不行的。
所以,保护好自己的隐私,让作品成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而不是让个人生活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这对我们创作者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