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为坐在他那略显凌乱的书桌前,灯光昏黄而温暖,映照着他专注而疲惫的脸庞。
笔下的故事,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时而平静温柔,时而波涛汹涌。
好的故事不仅需要深刻的主题,更需要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同身受。
过了几天,张有为终于是完成了精修的《英雄》。
把文档发到了胡伟峰的邮箱。
而此时的胡伟峰,正坐在他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享受着午后的宁静。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他手中的茶杯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他的桌上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关于张有为的《没有航标的河流》的反馈。
这些信件,有的字迹工整,情感细腻。
有的则略显潦草,却难掩激动之情。
它们共同证明了这部作品在读者心中引起的共鸣与反响。
胡伟峰微笑着拆开一封封信,每一封信都像是一个小小的窗口,让他窥见了读者们内心的世界。
有人被小说中主人公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说自己在人生的低谷中找到了前行的力量。
有人则被故事中细腻的情感描写所折服,感叹于人与人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连接。
还有人则对小说中的某些情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希望故事能够更加完美。
随着阅读的深入,胡伟峰对《没有航标的河流》的兴趣愈发浓厚。
读者来信。
【相比现在,小说罕有地对准了底层的劳动人民“放排人”,有很多非常写实的劳动或生活场景。
文化变革的背景线索一直时隐时现,与主要人物的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
在对件件小事的叙述和衔接中,小说逐渐走向了主人翁们最终的决意,塑造了盘老五、石牯、赵良三个性格各具特点的男人。
其中又以盘老五的戏份最多,外貌形象、行为形象和心理形象都特别饱满,有血有肉,令人信服,是小说的核心人物。
这个角色具有最贴近自然、最具有内在生命活力、最敢于思考、最具有勇气与善良的特质。
小说通过对盘老五这个底层小人物的情感、思想、行为和命运的描绘,来反映时代的弊病。
小说几近赤裸裸地展现出了时代的荒唐和残酷,同时也凸显了三个男人在时代洪流之中的善良,这种人性之善,令人动容。
小说中有很多刻意描绘乡村和自然风光的镜头,
小说的结局,排筏最终在河水的急流中崩溃瓦解,盘老五的生命也被吞噬。
剩下的三人,虽然上岸,但是排筏已散,已无依靠,又投靠无门,茫然地矗立在河岸上,小说没有给出任何的希望就戛然而止,这是创作者姿态的一种表现。】
【在今天已一去不返了。
但是小说展现的以盘老五为代表的,潇水水上放排人。
那种与大自然山山水水,融为一体的自由豪放的气概。
他们的爱憎分明的原则立场,他们的忧患与希冀,他们的人伦常情的喜怒哀乐。
却使读者的心与剧中人的命运连接在一起,它显示了小说所具有的质朴无华、亲切近人的生活情致与动人心怀的艺术魅力。
主人公盘老五:乐的时候,与小孩子一起脱得光光的在河水中嬉戏畅游。
苦闷时,又可以一口气喝下一整瓶烈性烧酒。
他对吴爱花的真挚爱情,使他在自己遭灾时为不使对方受连累而忍痛割爱地避开了她。
而一旦见到爱花落难,尽管此时双双已进入暮年,他仍深情地向她伸出友谊与援助的手。
至于对石牯与改秀这一对,在多灾多难中相爱的阶级弟妹,他又是何等无私无畏、充满深厚的情意,以前辈慈父的爱成全他们,保护他们,甚至为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正如小说旁白为盘老五,这位可敬可爱的水上劳工,传达的他的心声那样。
“我们山里人,知暖知寒,知恩必报,谁给过我们一口水,我们就还他一口井……”
小说就是这样把盘老五的形象,在读者心目中树立了起来,以至于小说最终当盘老五在风浪中排散人亡。
连读者也不愿意让他与我们这个世界别离。
小说向观众直言道:“不,盘老五大半生闯荡风浪,多少次死里逃生。人是有自尊的,人在各种各样的斗争中,从来是不会轻易服输的。说不定盘老五就在前面。来,我们再喊喊他,再喊……”
小说《没有航标的河流》,是一曲世世代代默默无闻地,在连航标都没有的河流上,同样为世人建树着自己一份,可贵劳绩的普通水上劳工的悲怆赞歌。
当我们的阅读小说中,多少被一些所谓“现代思潮”所污染而变得花花绿绿、肤浅庸俗的时候。
当社会上一部分人追名逐利,似乎永远也满足不了其物质欲望的风气甚嚣的时候。
这部小说,引导我们把眼光注意于像盘老五,那样的普通劳动人民命运的悲欢与美德上面,就尤其难能可贵了。】
……
胡伟峰沉浸在书页间已不知过了多久,双眼渐渐感到了酸涩与疲惫,被文字的海洋深深吸引。
他缓缓地合上书本,决定给自己的眼睛放个小假,于是踱步至窗边,眺望着沪市那片繁华的天际线。
高楼大厦如巨人般耸立,霓虹灯闪烁,映衬出这个时代的繁荣与安宁。
他不禁感慨,与小说中描绘的动荡岁月相比,如今普通百姓的日子真是天壤之别。
不再需要提心吊胆,担心一言不合就被扣上莫须有的帽子,生活终于回归了简单与平凡。
窗外的风景让胡伟峰的心情得到了片刻的放松,眼睛的疲劳也似乎随着轻风飘散。
待视线再次清晰,他回到了电脑前,准备继续投入工作。
这时,企鹅邮箱的提示音轻轻响起,是张有为发来的新作品。
胡伟峰心中一动,暗想:“张作这家伙,这次竟然这么早就交稿了,真是难得。”
怀着几分好奇与期待,他点开了邮件附件,《英雄》两个大字跃然眼前。
随着阅读的深入,胡伟峰的表情从最初的漫不经心逐渐变得凝重,进而转为震惊。
这部作品与张有为以往的风格截然不同,仿佛一夜之间,作者的笔触变得更加深邃,情感更加饱满。
胡伟峰深知,这样的佳作必须分享给同样热爱文学的总编刘楚雄。
当然,每次张有为的作品都得给到刘楚雄。
他迅速将文件转发给了刘楚雄,并附上了一句简短的留言:“刘总编,看看这个,张作的新作,绝对会让你眼前一亮!”
随后,他迫不及待地起身,直奔刘楚雄的办公室。
一踏入刘楚雄的领地,胡伟峰便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茶香,那是刘楚雄特有的藏品,每次有新作分享时,总会泡上一壶好茶,共品文学之美。
他笑着打趣道:“刘总编,我又来蹭茶了,不过这次可是有正事的,快看看你的邮箱,张作的新作《英雄》,保证让你拍案叫绝!”
刘楚雄闻言,眉头一挑,显然对胡伟峰如此高的评价感到意外。
他一边打开邮箱,一边笑道:“能让你这么激动,看来这部作品确实不凡。来,咱们边喝边聊,看看这《英雄》究竟有何等魅力。”
两人围坐在茶几旁,茶香袅袅。
没过多久,刘楚雄看完,就问道:“你怎看?”
胡伟峰直言道:【这个故事写的实在是太好了,将刺秦急转为秦颂。
开篇就是那句“六国算什么,寡人要率大秦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看完全篇,心中总不免无限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