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 / 2)

时妤祈安 有李有币 5469 字 2个月前
🎁美女直播

屋内,两人的对话温馨而感人,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仿佛也在为这份亲情而感动。

宋时妤见陈白家终于接受了她的好意,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她又从柜子里拿出两匹绸缎,那是淮南王夫人赏的,色彩斑斓,华美柔软。

她轻声对陈白家说:“这两匹绸缎是大夫人赏的,我在这府里,平时也用不上这么好的东西。

婶子你拿去做一身衣服吧,你现在正是好年纪,穿上好衣服更显气质。”

陈白家看着手中的绸缎,心中涌动着暖流。

她知道这孩子是真心想让她过得好一些,于是她点了点头,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好,婶子就收下了。

你放心吧,婶子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陈白家怕宋时妤累着,便起身告辞了。

刚走出去没多久,夏香就悄悄地溜了进来,她看到宋时妤正在摆弄陈白家留下的平安符,于是便爬到她旁边靠在一起低声问道:“娘出去的时候夹了两匹锦缎,是你给的吧?”

宋时妤点了点头,面色平静:“我看婶子的衣服好像不是今年新做的,所以就拿了点料子给她。”

夏香闻言,面色有些复杂:“你就是太好心了。”

宋时妤握着平安符,轻声说道:“毕竟她是咱们的长辈嘛。

平时咱们私藏点金银,瞒着婶子不让她用府里积攒的金银细软给碧柳姐姐,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平时那些对咱们来说无关紧要的吃食,比如几盏燕窝、两匹料子之类的,就算婶子给了碧柳姐姐,也不可能全给她。

只要婶子能用上一点,就是咱们的孝心了。”

夏香听了宋时妤的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

她知道宋时妤说得对,她们虽然要防备着碧柳,但也不能因此而对陈白家失去孝心。

“那你说……咱们在外面买的东西……”

夏香还是有些担心。

“当然还是得瞒着啊!”

宋时妤轻轻点了点夏香的额头笑道,“咱们虽然要孝顺婶子,但也不能让她知道咱们的家底。

毕竟,咱们还得为自己留条后路呢。”

夏香也笑了起来,她明白宋时妤的意思。

她们虽然心软,但也得有防备心,不能让自己陷入被动。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宋时妤从床边的小柜子里翻出一大包藕粉递给夏香说道:“这个你拿回去和春华、念夏一起吃吧。

用开水一冲就能吃,每天吃一点也挺好的。”

夏香接过藕粉,心中涌动着感激:“你自己怎么不吃呢?”

宋时妤无奈地叹了口气:“我现在天天燕窝鸡汤地大补着呢,再吃这些怕是要流鼻血了。

合乡郡主真是个极好的主子啊,每天都让人送那么多美食来给我吃,压力真挺大的呢。”

夏香听了宋时妤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知道宋时妤是在开玩笑,但也能感受到她对合乡郡主的感激之情。

“那好吧,我也不跟你客气了。”

夏香和宋时妤关系最好,虽然和春华、念夏感情也不错,但终究还是和宋时妤最亲近。

她先把藕粉放在身旁,然后有些八卦地对宋时妤说道,“你知不知道最近三房的事情啊?”

宋时妤摇了摇头,好奇地问道:“又发生什么事啦?”

“我听说三爷好像打算提拔董香姐姐为姨娘呢。”

夏香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神秘。

这事儿也不算新鲜了,宋时妤闻言,只是皱了皱眉头。

她心里明白,董香这次为了合乡郡主受了伤,提拔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她也清楚,这府里的规矩和人情世故远比想象中复杂。

“怎么了?”

夏香见宋时妤皱眉,不禁问道。

“没什么大不了的。”

宋时妤摇了摇头,但她的眼神里却闪过一丝担忧,“只是三爷毕竟是个男子,他或许不明白这府里的弯弯绕绕。

董香姐姐虽然这次立了功,但这样一来却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也让她更加引人注目了。

现在合乡郡主正怀着孕呢,董香却又得到了周三爷的青睐,她心里能痛快吗?只怕对董香更加厌烦了吧。”

夏香听了宋时妤的话,也陷入了沉思。

她知道这府里的规矩和人情世故远比她们这些小丫鬟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她们虽然年纪尚小,但也得学会在这府里生存下去的法则。

而此刻,在另一处院落里,老太太正低着头喝茶,她的眼神里藏着几分精明和睿智。

她面前坐着的是她的小儿子——周三爷,他俊美优雅、卓然出众,是府里的佼佼者。

此刻,他正恳切地看着老太太,请求她同意提拔董香为姨娘的事情。

老太太听了周三爷的请求后,沉默了很久才开口问道:“提拔董香为姨娘的事情……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董香的意思?”

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威严和不容置疑。

周三爷一听这话,脸色猛地一变,惊讶之情溢于言表,那双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笑意的眼睛此刻瞪得圆圆的,仿佛听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

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他的脸上,却照不散那股突如其来的愕然。

“娘啊,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然是被母亲的反应给震慑住了。

他这次来,本是怀揣着一颗忐忑又期待的心,想和娘商量,把董香提拔成姨娘。

董香,那个曾经让他心动,如今却让他心生愧疚的女子。

可一看娘那严肃的脸色,跟平时和蔼可亲、总是笑眯眯的样子大不一样,他心里咯噔一下,好像明白了什么,俊脸上泛起一阵红晕,急忙解释道,“娘,不是您想的那样。”

他以为娘误会了他还对董香旧情未了,怀疑他想宠妾灭妻,所以才借着合乡郡主的事情,急着要提拔董香。

毕竟姨娘在府里可是正经主子,跟那些通房丫鬟可不一样,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尊重和待遇。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懊恼,自己怎么就没把话说清楚,让娘产生了这样的误会。

“儿子不是想宠溺她。

实在是她这次受了伤,还那么懂事,不哭不闹的,反而安慰我,说救郡主是因为对我有感情,不争功,我心里头愧疚啊。”

周三爷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和愧疚,他的眼神飘向了窗外,仿佛在那里能看到董香那柔弱的身影。

想当年,他也是被董香的温柔体贴迷得神魂颠倒,几乎要忘了自己是谁。

可自从合乡郡主进了门,他和郡主感情越来越好,就渐渐疏远了董香。

虽然没厌烦她,但那份热情已经淡了许多。

现在董香还痴心不改,甚至一心一意救了他心头的宝贝妻子和未来的孩子,周三爷心里头那个愧疚啊,就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就想补偿她。

他想给她个名分,算是了了他们之间的这段情。

如果董香有了名分,在淮南王府里就能安身立命,就算以后失去了他的宠爱,也能站稳脚跟,他也能少操点心。

这个念头在他心里盘桓已久,今天终于鼓起勇气来和娘商量,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娘却皱了眉头,那双历经风霜的眼睛里透露出几分锐利,“你这样,就是想补偿她?她对你说,救你老婆是因为跟你的感情?”

见周三爷点了点头,娘轻轻把手里的佛珠放在桌上,那串佛珠是她常年在手中摩挲的,已经泛起了温润的光泽。

她慢慢地说,“既然这样,那我就跟你说说情分这事儿。”

“娘,您说。”

周三爷恭敬地应道,他的心里已经有些忐忑,不知道娘会说出什么话来。

“提拔她当姨娘,也不是不行。”

娘想了想,声音里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定,“有功就得赏,有过就得罚。

董香……这次确实有功。

但你得明白,她终究是府里的下人,你的通房,救主子是她的本分,就算赏她,也是出于公心,不是私心。”

娘盯着周三爷,见他点了点头,才接着说,“就像小时妤。

她跟董香比起来,功劳可大多了。

但小时妤从没说过对谁有感情,就一颗护主的心,是不是?”

“是。”

周三爷想起宋时妤也救过合乡郡主,那次事故中,宋时妤奋不顾身地挡在了郡主前面,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她。

想到这里,周三爷的脸上露出了笑意,那是对宋时妤的赞赏和感激。

“既然护了主,那就该赏。

小时妤和董香都得到了宋王妃的重赏,你也知道。

现在府里,小时妤陪在我身边,我以后自然会提拔她。

董香……既然你想提拔她当姨娘,那也没什么不妥。

但有一件事得说明白,如果提拔姨娘是因为她上次的功劳,那功劳和赏赐就已经两清了。

她救了主子,得了姨娘的位置,这事儿就算了了。

从此以后,不管过去多少年,她都不能再拿这事儿来辖制你,也不能再提她所谓的功劳,对你、对你老婆有什么功劳。”

娘的话音刚落,周三爷就忍不住惊呼出声。

“娘?!”

他惊讶地看着娘,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说的话有什么不妥吗?”

娘反问了一句,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董香救了主子,又得了姨娘的赏赐,这事儿她可不是白干的,也得到了好处和利益。

既然这样,以后就不能再拿救合乡郡主的事儿,天天让周三爷记着她的“功劳”

和“情分”

了。

又想得情分,又想得赏赐,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娘知道小儿子心软,看周三爷愣愣地看着自己,就露出了柔和的神色,轻声说,“要不你也想想这个道理?她说救你老婆是因为你们的感情,如果她以后还想让你记着这份情,那就不用赏她,让她继续当通房就行,以后你因为这份情多照顾她一些,这就是你们的情分。

但如果因为她救了人就提拔她当姨娘,那就别谈什么情分不情分的了,只讲赏罚分明。

她凭这份功劳当了姨娘,那她眼里大概就只有姨娘的位置重要了,跟你还有什么情分可言?”

情分和位置都想要,这是娘不能容忍的。

周三爷也不免有些恍惚,他原本以为,给了董香姨娘的名分,就能算是对她的一种补偿,也能让自己心里的愧疚减轻一些。

可现在看来,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我本来是想让她以后能安稳过日子。”

周三爷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和苦涩。

“我知道你是一片好意。

但你对她的心意已经尽到了。

何况这都是女眷之间的事情,我也不想多说。

但既然你在我面前提起了,我就免不了要念叨两句。

你心疼她,但她也不是没得到好处。

她吃亏了吗?我听说宋王妃赏了她不少金银绸缎,你老婆现在天天给她做补品滋补。

我和嫂子们也赏了她不少东西,现在太医还给她看病呢,她总说头疼、迷糊、恶心……她确实伤得重些,但小时妤伤得不重吗?你听小时妤抱怨过半句没有?”

娘叹了口气,她的眼神里透露出几分对董香的失望和不满。

想当年董香侍奉在她身边的时候,多温柔、多顺从啊,是个极好的女孩。

可现在进了周三爷的院子没多久,就变得这么会折腾了。

娘想到这里,不禁有些感慨和惋惜。

“这话是咱们母子之间的私房话,你可别回去告诉她。

特别是我夸奖小时妤的事情,如果董香知道了,只怕小时妤都要被她惦记上。”

娘看着沉默的周三爷,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现在前程似锦,正在外面忙着筹谋前程呢,何必为了后院的女人这么费心?对郡主那边你已经做得够好了,天天像流水一样地关照她,我都看在眼里。

但你不能因为郡主大方、宽容,就整天惦记着你的小妾通房们,这成何体统?”

“是儿子糊涂了。”

周三爷抬起头,目光清澈地说,“以后再也不敢了。”

他以前的情分和对董香的愧疚搅在一起,难免失了分寸。

现在听了娘的话,才知道自己错了。

娘见他认错态度诚恳,脸色也缓和了几分,“既然这样,那你是要情分,还是要对她的赏赐?”

“还是提拔她为姨娘吧。

我以后一定公事公办,再也不会因为私心乱了房中的尊卑。”

周三爷缓缓地说,他的声音里透露出几分坚定和决绝。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收拾。

“那也行。

既然她已经成了姨娘,那以后你该给她的、能给她的都已经给了。

对她也没什么愧疚了。”

娘笑着说,见周三爷点头同意,才对他说,“提拔她为姨娘的事情,等过几天府里再安稳些再说吧。

你先别告诉她,让她惊喜一下岂不是更好?”

她处处为周三爷着想,周三爷不由感激起来。

又因为娘提起了宋时妤,就想起了那天宋时妤伤得更重的事情,急忙问,“我要不要去看望小时妤?”

娘一听这话就愣住了,她的眼神里透露出几分惊讶和不解,“她虽然年纪小,但毕竟是女孩家家的,你去她房里恐怕会吓着她。

小时妤一向胆小,你去了她恐怕连觉都睡不好。”

见周三爷有些尴尬地笑着,娘笑眯眯地说,“不过她救的可是你老婆啊,你多赏她些金银就是了。

不用去看望了,她跟你又没什么情分。”

说到“情分”

二字时,娘不免带了几分揶揄的意味。

周三爷也知道娘是在逗自己开心,急忙起身笑道,“既然这样,那我回头就叫人给她送银子去。”

“行了行了,快去忙你的外头事情吧。”

娘笑着点头说,“你那些同僚们虽然中秋时都来往过,但才刚过完节,你去走走也没什么不妥。”

她摆手让周三爷去忙外头的事情。

等到爱子的身影消失了,她才沉下脸色,转动着手中的佛珠,半天没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才对身边的春香说,“今天的话别让屋里的人传出去。

还有那只猫的事情,你暗地里叫人多查一查,到底是意外还是有人刻意为之,我总觉得有些古怪。”

“是。”

春香低声应了,顿了一顿,才对娘轻声问,“那郡主那里?”

娘既然答应了周三爷提拔董香为姨娘,那合乡郡主心里头肯定不痛快。

那姑娘心中涌动的感激之情,犹如深海般浩渺无垠,波澜不惊却又深沉至极。

这份情感,源自于一位年迈却心怀慈爱的老太太,她的身影在姑娘心中愈发高大,仿佛能遮蔽世间所有风雨。

老太太作为婆婆,对媳妇的庇护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不刺眼,更时常压制那些蠢蠢欲动的小妾,使得家宅安宁,这份慈爱,真真是到了极致。

合乡郡主,这位温婉贤淑的女子,并非不明事理之人。

她深知老太太的苦心与爱护,心中满是感激与敬意。

每当春香,那个性格沉稳、话语不多的姑娘,代表老太太传来关怀与叮咛时,合乡郡主总是以温柔的笑容回应,那份笑容里,既有对春香的感激,也有对老太太深深的敬意。

“老太太说了,郡主您就安心养胎,其余的烦心事,都不必您操心。”

春香的话语虽简洁,却字字掷地有声,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心生暖意。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

春香,这个姑娘,总是以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吸引着周围的人。

她的沉稳,她的内敛,甚至是她那不多的笑容,都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然而,因为她是老太太的心腹,合乡郡主虽喜欢她,却也不敢与她太过亲近,生怕引来不必要的闲言碎语。

于是,每当春香来访,合乡郡主总是以礼相待,既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又不失亲切。

那日,春香离去时,裙角轻轻晃动,如同春日里摇曳的柳枝,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情。

她刚要走出合乡郡主的上房,便听到了侧室窗户轻轻合上的声音。

她知道,那是董香在偷看。

春香低下头,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她明白,有时候,做得太过反而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