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过头来再看,这其中的交易意味再明显不过,以三十万军资换三支小队,佐木纳不亏,更何况这三支小队,还是出自于他一贯不睦的拿谷部。
“主上,这个尹毅,正是太子的妻弟。”
普通人家,即便是兄弟阋墙,也不过是一姓之内的口角之争,而皇家的兄弟一旦反目,死的何止百人千人,萧慎当真大方,只为了阻挡他所谓的北境军功,一出手便是三十万两军资。
帐外的守卫有事奏报,萧行放下手中的情报,把人放了进来,只是看那小兵脸上慌张的神色,萧行便知道,是圣旨到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长子萧行行刺乾明殿,意图谋杀君父与太子,篡夺皇位,其罪当诛,今废其怀安亲王爵位,夺其震远大将军军职,贬为庶人,由宣旨钦差押回京中受审。神威将军尹毅暂领北征军主帅一职。
圣旨短短数行,定的却是萧行不赦死罪,一朝至尊亲王,如今等着他的,只有暗无天日的死牢了。
“萧行,还不跪下接旨吗?”
宣旨的队伍人数不多,却是全副的皇家仪仗,萧慎不愧是他的同胞兄弟,萧行作为主帅打下北境五城,即便他所带的军队之中不少都是太子的人马,可人心都是肉长的,经此一役,无数的兵士对萧行心服口服,若是与萧行正面冲突,就算萧行本人没有谋逆之意,底下的人会不会在此逆境的刺激之下生拥护萧行之心,以至出现黄袍加身的情形,那可就不好说了。
因此,朝廷前来宣旨的使臣绝不能是武将,只能是文臣,且仪仗越齐备越好,唯有如此,才能以皇室威仪逼萧行就范,让萧行明白,站在他对面的不是太子,而是整个骧国皇朝,只要他还姓萧,他就应该对父君低头,对朝廷低头。
“大人说对了,这旨,本王不接,这罪,本王不认。”
前来宣旨的是御史台御史中丞张仪,在太子与怀安王的皇权之争中,御史台一贯没有偏向,这位御史中丞也并非太子党,但是骆一鸣行刺一事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不由御史台不信,张仪奉旨宣诏,萧行拒不受旨,岂非是藐视天威。
“萧行,你谋杀君父,已是不忠不孝之极,如今你拒不受旨,可曾想过京城里的柔妃?”
提起柔妃,萧行心中一阵剧痛,他如今的境地已是如此艰难,留在京城里的母妃,不知要受何等折磨。
如果他引颈受戮,就能换母妃安然无恙,他也能甘心就死,可是太子党如今里通外国,他倒下了,骧国彻底成为太子的掌中之物,北境又将如何?直到今天,他才终于看清楚,从一开始,太子就有意放弃这边境五城,这一场北戎之战,不过是太子和佐木纳一起,为他萧行掘好的坟墓。
萧行看向陈焕,轻轻一点头,陈焕手中明剑出鞘,帐中将士们一拥而上,将宣旨的队伍全数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