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少诗(6)(1 / 2)

瑞脑销金兽 枕庸 2364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一直到唐枕书从刑部牢狱中走出来,耳边都还回响着梅时庸方才的那番话。

“国子监与太学虽将我一个穷举子推出来顶了罪,但我对这件案子至今都是一头雾水,拿不出自证清白的东西。”

“思及科考当日,似乎也没有什么线索,唯有一人略显不同寻常,是国子司业何大人的侄子,名叫何毖。”

“科考前一日我曾与他在一处备考,亲看看到他塞给监考官一锭金子,但口说无凭,这一条我已经录过口供,狱吏充耳不闻,责令我不可再提。”

何毖。

唐枕书足下一顿,总算想起了这个人是谁。

梅时庸话中提到了国子司业,那人名叫何少臣,是大皇子的门客,与盛京城中的达官显贵多有来往。

唐枕书曾在去年严含章所办的诗集上与何少臣打过交道,那时便听他提过自己家中的子侄。

——“本官家中有一子侄名叫何毖,是个极有出息的孩子,明年也要参加科考,若能得严少卿教导就更好了。”

严含章那时说……

赵旌眠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唐枕书猛地回神,抬头一看,才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走到刑部的庭院中了。

赵旌眠正背靠着亭下的廊柱,似笑非笑地等他。

一身华贵的红袍徜徉在熏醉的风声里,凤眸张扬,睥睨之态与往日同出一辙。

唐枕书收起心中的万千思绪,“侯爷。”

赵旌眠最爱听他的这声“侯爷”,戾气稍敛,伸手拉过唐枕书的手腕,垂眸问:“怎么去了那么久,问出什么来了?”

唐枕书未答话,环顾四周看了一圈,见四下无人才稍稍放心。

他是不愿意被人看到自己与赵旌眠拉拉扯扯,赵旌眠却以为他在担心隔墙有耳。

“怕什么,黎准都不敢轻易判这案子。”

赵旌眠这么说着,也就没有继续追问唐枕书,两人一起上了马车。

天亦如人,盛京气候一日多变,早起时还有些浮躁的微风,此时却让人觉得闷热至极。

车辙滚动,赵旌眠烦躁地向下拉了拉衣领,“回头叫人将冰鉴置上,才几月的天,热成这样。”

唐枕书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而后信手拎了壶凉茶,将车里焚着的香料浇灭了。

他的声音不温不火,比这壶茶还要清凉,“冰鉴太凉,侯爷忍忍吧。”

赵旌眠饶有兴致地抬了抬眼。

眼前的人穿着颜色鲜亮的红袍,但面皮极白,眉眼虽冷,细看时却全是风情。

他盯着唐枕书眼角那枚显眼的泪痣,心里的燥热不减反添。

“方才说到哪儿了。”赵旌眠故作随意地问,“哦,那个梅时庸跟你说什么了?”

此次若非赵旌眠,唐枕书自己都不一定能出得了皇城司,他虽不情愿,却实在没有理由瞒他。

只能问:“侯爷可知道何司业的侄子,何毖?”

“嗯。”这答案不出意料,赵旌眠自然也没露出什么意外的神色,只轻轻往车壁上一靠,说,“我要与你说的也是他。”

唐枕书蹙眉,却见赵旌眠闭上了眼睛,不紧不慢地说:“此案尚有一些隐情没有理清楚,当日春闱放榜,不到半日便有人指控梅时庸的文章是抄的,他随后被推出来顶罪,你可知指控他的人是谁?”

唐枕书蹙了蹙眉,“不是太学?”

“太学里一群小老头,哪有这么多闲心去看学子的文章。”赵旌眠笑道,见唐枕书的脸色不大开怀,才又收了收笑意,坐正说,“国子监祭酒快要致仕了,国子监上上下下的事情都由何少臣打点,当日指控梅时庸抄袭的人是他,后来将梅时庸推出来顶罪的人也是他。”

这都是方才赵旌眠与黎准喝茶的时候问出来的话,不想梅时庸竟已经想到了何毖这个人。

唐枕书思索道:“侯爷的意思是……若查清了何司业,梅时庸的清白就可以归还了。”

“没那么容易。”赵旌眠哂笑一声,“你入朝为官的年岁虽不长,但不会不知道何少臣背后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吧。”

“何司业时大皇子门下的人。”

“宋闻桑么,还没你大呢。”

大皇子宋闻桑今年才刚及冠,虽是个极有城府的皇子,但见了赵旌眠尚且要叫一声叔叔。

唐枕书于是又沉默了。

诚如赵旌眠所言,他如今只能窥见盛京城的一个大概,至于哪门哪户图什么、哪些党派谋什么,都还是一头雾水。

此案由国子监的何少臣引出,后来怎么会落在曹元德手里?

眼看着唐枕书眉心蹙起,赵旌眠终归有些不忍,启声道:“何少臣攀附宋闻桑,宋闻桑掌控沛国公府,而曹元德和宫里的内侍高松鹤都仰仗沛国公府的鼻息,就是这么个道理。”

“枕书,这场科举舞弊案的背后,是整个盛京权贵的根基。”

最后一句话,将唐枕书拉回了现实。

他曾经的确像今天在梅时庸面前说的一样,也曾踌躇满志地想要将此身奉给朝堂,可盘踞在这座朝堂背后的势力也曾让他吃尽了苦头。

“我知道盛京权贵攀枝错节,想要救下梅时庸,必然要触及他们的枝节。”唐枕书闭上眼睛,声音微微滞涩,却莫名地掷地有声,“可是梅时庸不该替他们顶罪。”

赵旌眠却忽然伸手抬起了唐枕书的下巴,“枕书,一年前的那场教训,你到现在都没有吃够么?”

唐枕书被迫睁开眼,往事令他眼角微微泛红,辱意尤甚。

“侯爷今日提那件事,到底是想要劝我不要再与盛京权贵作对,还是在提点我不要放过高松鹤?”

这是当初唐枕书委身于赵旌眠的源头,赵旌眠的脸色沉了沉,“高松鹤用不着你去报复,他没好果子吃。”

“但眼前的科考舞弊案,我劝你不要再管下去。”

“那梅时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