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一探究竟(1 / 2)

和未来宰相做同窗 琅俨 3567 字 10个月前
🎁美女直播

在进到耀州的时候,孟瑶的随行人员不过几人。

但她自王灵韵管的地界上出来之后,身边就多了支五十人的禁军小队。

如此一来,的确是让人安心了不少。

即便是在荒郊野岭的地方宿营,孟瑶身边的绕梁都能睡得比平日里还要香。

可孟瑶在马车里翻来覆去的,却是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对劲。

就这么一直到半夜里,她都没能睡着。

外头那些禁军中有许多人都已睡下了,仅余负责守夜的那几人还在声音稍低地侃天侃地。

孟瑶坐起身来,将马车车厢的前侧车帘撩开了些许,便见到有三四人此时正坐在不远处的火堆那儿。而这支禁军小队的小队长,则也就在那儿。

他们已经一道走了三天了,可这些人却似乎依旧不怎么爱和孟瑶搭话。

可与其说他们不喜欢孟瑶,更不如说……他们不习惯也不喜欢和孟瑶这般的文官打交道。于是对孟瑶便也有些,敬而远之的态度。

然此刻刚好是人最疲惫的时刻,也就不那么容易像白日里那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提防什么人。

孟瑶想了又想,而后就披上了斗篷,并将自己的那装着酥饼的食盒提着走下马车。

围着火堆烤火的那四五人原本还在闲话家常,但当有人看到孟瑶从马车那儿向他们走话了。

是,眼前的这位孟娘子看起来年纪轻轻,长得也很漂亮。

可再怎么说,此人也是一位中过进士的知县。如此,孟瑶对他们来说,便自然不可能像是他们的阿姐与阿妹那般的寻常女子了。

要是谁一个不小心不知在哪儿得罪了她,那可就是件麻烦事了。

换做普通女子在这般的荒郊野外,被几个身材高大威武的青壮男子如此对待,心里必会有些发憷。

可孟瑶毕竟已在外当了三年的官了。

她也心知,这些武官兵将们向来都烦他们这些文官,却也轻易不敢得罪了他们。

于是她便反而在此时向那几人示了好。

“诸位,这三天辛苦你们一路护卫我到此处了。我这儿现在还有些点心,如果你们不嫌弃,就和我一道用些?”

守夜守到了这个时候,人本来就会感到有些饿了。

那四五名禁军中也确有两人在孟瑶开口后就往她的盒子那儿张望了两眼。

然而再看看他们老大吧,老大丝毫没有要动的意思。

于是原本已经要伸出手去接盒子的那人,也就只好顺手去摸自己的脑袋,仿佛他本来就只是想要抓抓头而已。

“都这么晚了,孟知县还是不睡。可是我们兄弟几个,吵到孟知县了?”

这位小队长年纪应当是还不大的样子,却是留着络腮胡子,看起来颇为成熟。

如今他虽不让弟兄们吃孟瑶的点心,但他同孟瑶说话时,倒是颇为客气的。

孟瑶则笑了笑,说:“非也非也。在这般荒郊野岭的地方夜宿,有

各位说话的声音,还有这篝火声,反而比一路静悄悄的更让人感觉心里踏实。()?()”

这倒是句真话,也让被搭话的这几人都觉得心里头妥帖了些。

如此看来,孟瑶倒是和他们经常遇到的那些文官不太一样了。

小队长看孟瑶似是想要同他们说话,于是便自己让开了些许位置,还把他的披风解下来,给孟瑶铺在了地上。

“孟知县,请坐吧。?[(.)]???。?。??()?()”

“多谢崔队长。()?()”

孟瑶的这一句谢,又是让那几人对她另眼相看。

因为他们其实并未有同孟瑶认真介绍过自己,他们的小队长也从未和孟瑶说过自己姓甚名谁。孟瑶显然是听到有人唤过自家队长,然后就记住了。

但这一点对孟瑶来说,却并不算什么。

她也只是在坐下后就即刻打开了自己的盒子,并说:“要不,还是试试吧,这酥饼里头还有些肉馅的。()?()”

孟瑶第二次向他们发出邀请,又提及这馅饼里还有肉,终于是打动了几人。

他们各自从孟瑶的盒子里拿了一块酥饼,却并没有马上就吃,而是把它架在火上稍稍烤了一会儿。

待到把饼烤热后,崔队长便先给了孟瑶一块。

孟瑶自是很快收下,也把装着剩下那些酥饼的盒子推向了崔队长,而后才自己咬了一口那块别人替她烤热了的酥饼。

那可真是太美味了。

孟瑶也觉得,烤过的酥饼真是和它凉着的时候味道完全不同。

并且,白天的时候坐在马车里吃它,和晚上坐在火堆边上吃它的感觉也是那样的不同。

这会儿那几名禁军士兵虽是吃了孟瑶的酥饼,孟瑶却也吃了他们替自己烤过的酥饼。于是这几人和孟知县之间的关系,就仿佛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崔队长也在此时对孟瑶说道:“孟知县大可放心。我们在这里生了火堆,野兽看到肯定不敢靠近。但如果还有哪个不长眼睛的人敢过来打你的主意,我们兄弟几个定让他好看。”

一时间“要他好看”这句话便被好几个人先后说出了口。

孟瑶却是摇了摇头,说:“我并不是在担心这个。我只是这几天一直都在想……我们去庆阳的这一路上,当真会有土匪出没?我们现在越往北边走,路可就越荒了啊。”

禁军大哥们,但笑不语。

然而那几个人笑得厉害了,便被自家小队长一人一脚给踹老实了。

崔队长又说:“孟知县不用担心。哪怕真是有土匪强盗,看到我们这种阵仗,只会掉头就跑,哪里还会有过来打劫的胆子?”

孟瑶等的就是这句话。

她接着说道:“如若真是这般,我自然是安全的。可普通百姓,以及那些商贩是不是就不敢轻易来走这条路了?”

孟瑶又道:“我是庆阳的知县。如果从庆阳到耀州的这段路不安全,那庆阳县的人,自然也会受其累。他们会不敢轻易去打猎,去砍柴。能够在我们庆阳县买卖东西的人,也就少了。”

孟瑶此前在水路发达,

货运畅通的荆湖做节度判官,

自是明白道路通畅能够给当地的百姓所带来的益处。

如果土匪肆虐,

庆阳也自是会物资不畅。

这队禁军小队同孟瑶之间,

原本只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

他们把这位庆阳知县安全送达庆阳,

而后回去复命。

这一路上,他们也用不着把人给照顾得多好,只要这位知县娘子日后别给他们那知州修书一封,去告他们的状便好。

但如今孟瑶这么说话,倒是让他们觉得有趣了。

这位孟知县如今毕竟还未上任。她连地方都还没到呢,就已经替自己所管的县考虑起了这些。

“那孟知县想怎么样?”

其实,孟瑶在说出那些话的时候,也还未有将事情给考虑周全了。

这会儿被问到了,她便也干脆就认真地想了一想。

火堆燃烧时,让木头发出了“噼啪”声。

而那堆火,也随着风,来回变化着形态。

孟瑶的呼吸深长起道:“既然我们正好就要走这一路……不如,顺便探一探。如果真有土匪,便让他们不要一见着我们就跑。”

说到这里,孟瑶便想到了。

她说:“不如,等到了下个镇的时候,我替大家都买一身寻常衣服。诸位将那衣服穿在外头。别教人远远地就能看出你们是一队禁军。我们就这样一路去到庆阳,看看会否遭遇山贼土匪?”

有意思。

这还真就有些意思了。

“如果遇见土匪了,怎么说?我们这些人,护送孟知县去庆阳倒是够的,但如果孟知县要我们去剿匪,那可能就不足够了。”

孟瑶则说:“诸位自可在看清他们是从哪儿来的以后,将外头的那身常服给脱了,让他们看见你们就逃。而我也可以将此事告知该地的知州。让知州来做定夺。”

崔队长又问:“那如果遇不见呢?”

这回,孟瑶便坦然道:“如此,就劳烦各位,多带一身衣服回去了。”

听起来,他们似乎怎么也花不了多少力气。

而且若是就这般发现了山贼,倒也算是有功一件。

至于那白得的一身衣裳,倒是只能算是个添头了。

但是又有多少武人能让县官姥爷心甘情愿地自掏腰包,给他们添一身衣裳的呢?

这说出去,可就是件能让他们吹上好一阵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