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大学2016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后,赵山文还选择了两门课程跟着旁听,分别是数学科学学院开设的数学分析3:泛函分析(Analysis 3: Functional Analysis)和经济学院开设的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
对于泛函分析课,复杂的逻辑赵山文还是基本听不懂,不过比前两个学期有了一些进步,基本数学概念和符号的英语表述能大体听懂了。
对发展经济学课,赵山文则已经基本能听懂了。语言就是个适应的过程,只要每天耳濡目染,时间久了就能听懂了。到了这学期后半段,赵山文因为很想跟吉滢在一起自习,去旁听课程就越来越少了。
在学术科研上,赵山文2016年下半年还继续修改和撰写小论文,同时开始整合前面写好的小论文,撰写博士毕业大论文。
对于2016年上半年写的三篇理论文章,赵山文先后投了很多期刊,但都一一被退稿。他感觉这三篇理论文章其实是很有理论深度的,之所以不能被好的期刊录用,主要是经济学研究学术界目前普遍偏向重视数理模型和实证研究方法,不喜欢发表这种理论文章。
为了让自己的成果能见诸于世,赵山文采取“大水漫灌式”投稿策略,稍微错开时间往大量二类核心期刊投出去,只要能发表,就算在一般的期刊上也总比束之高阁强,何况赵山文已经不需要靠这三篇理论文章达到毕业要求。
在投了很多期刊后,终于有两篇文章遇到了有缘人,经济发展合力论论文和三步法收入分配分析框架论文分别被国内两个二类核心期刊刊出,三步法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则一直没有期刊看上。
在赵山文构思出来的博士毕业论文框架下,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统一于制度公平,制度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分别作为两章内容,他仍然采取小论文和大论文一体推进的策略,把两章分别写成两篇小论文。
经过在澳大利亚一年的学习和生活,赵山文的英语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这让他萌生了直接用英文写论文的想法,写作和发表英文论文也是他出国时梦寐以求的初衷。
来到Kc大学后,由于跟谢老师没有找到共同的研究兴趣,两人一直没有合作写论文,谢老师只是看看指导一下赵山文写的中文论文。没有谢老师的直接参与,赵山文没有能力直接写英文论文。即使到出国一年后,独立地直接写英文论文也还做不到。
在有论文构思又找到实证数据的情况下,赵山文想到了Anil,Anil也在做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而且很擅长经济发展方面的数理模型。赵山文跟Anil一说,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作写赵山文构思的两篇小论文,赵山文有想法又会做实证,Anil会构建数理模型,能互相补充,提高论文质量。
经过四个多月努力,赵山文和Anil完成了两篇小论文初稿,分别命名为制度公平实现经济增长效率、制度公平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制度公平实现经济增长效率论文的核心观点是:公平的制度有利于要素积累、技术创新和资源有效率配置,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制度公平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原因。
制度公平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论文的核心观点是:公平的制度不仅直接有利于消除制度性收入差距,而且有利于尽快消除结构性收入差距和提高收入流动性,使收入差距主要由自然性收入差距决定,制度公平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基础原因。
两篇英文小论文的文献综述、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都由赵山文写初稿,然后给Anil进行语言上的修改完善。赵山文是先用中文写,然后翻译成英文,作为博士毕业论文的内容,中文稿对他来说也是必要的。
Anil虽然还学印度语,但从小在英国出生和长大,英语是他的母语,他能把赵山文的初稿改得符合正宗英文的表述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