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人情不可使无所顾(第9/16 页)
●肩天下之任者全要个气,御天下之气者全要个理。
[译文]肩负天下重任的人,都要有个气概,驾御天下有气概的人,全要有个理。
●字内有三权:天之权曰祸福,人君之权曰刑赏,天下之权曰褒贬。祸福不爽,曰天道之清平,有不尽然者,夺于气数。刑赏不忒,曰君道之清平,有不尽然者,限于见闻,蔽于喜怒。褒贬不诬,曰人道之清平,有不尽然者,偏于爱憎,误于声响。褒贬者,天之所恃以为祸福者也,故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之所恃以为刑赏者也,故曰"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褒贬不可以不慎也,是天道、君道之所用也。一有作好作恶,是谓天之罪人,君之戮民。
[译文]宇宙之内有三种权力,天的权力叫做祸福,君王的权力叫做刑赏,天下人的权力叫做褒贬。该得祸的得祸,该得福的得福,没有一点差错,这就叫做天道清平。有不尽然的,是由气数造成的。赏罚公平,这叫君道清本。有不尽然的,这是限见闻,蔽于喜怒所致。褒贬公正,这叫人道清平。有不尽然的,偏于爱憎,误于传闻所致。褒贬,这是上天依赖它降给人祸福的办法,所心说"百姓的眼睛就是天的眼睛,百姓的耳朵就是天的耳朵"。褒贬,也是君主依靠它来进行赏罚的依据,所以说"喜欢大家所厌恶的,厌恶大家所喜欢的,这叫做逆人之性"。因此褒贬不能不慎重,因为这是天道和君道所依赖的。如果好恶不符合实际,就是天的罪人,君的罪民。
●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之所以出,圣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
--《管子·任法》[译文]法是不可不永远坚持的,它是存亡治乱的根源,是圣明君主用来作为天下最高准则的。
●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故贫者非不欲夺富者财也,然而不敢者,法不使也;强者非不能暴弱也,然而不敢者,畏法诛也。
--《管子·明法解》[译文]治理国家,使役人民莫如有法,禁止淫乱,抑制暴行莫如有刑。贫者并非不想夺取寓者的财物,然而他不敢,是法律不允许;强者并非不能欺凌弱者,然而他不敢,是畏惧法度的惩治。
●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
--《韩非子·显学》[译文]不依靠赏罚而靠百姓的自我完善,贤明的君主不崇尚这种做法,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国法是不可以丧失的,况且所治理的又不是一个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